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
日期: 2019-09-26 点击次数:1394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讲座现场。(林洁/摄)
时间就是大脑
中风又名脑血管病、脑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冯艳蓉主任表示,一旦出现中风前兆,应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口角歪斜、半身麻木、乏力思睡、耳聋耳鸣、单眼发黑、吞咽呛咳、鼾声如雷、意识障碍等,这些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在讲座中,冯艳蓉主任分享了一个她曾遇到的病例,一位病人在醉酒后被家属送来,鼾声特别大。家属只当是醉酒才导致的打呼,但医生一眼就看出这是脑干出血的表现,当即将病人送到抢救室中抢救。
冯艳蓉主任强调,脑中风发生后,4.5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脑梗塞每延迟一分钟,就有约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你不了解的中风误区
“经常在门诊时遇到病人问我,‘吃三七粉有没有用?’‘深海鱼油有没有效果?’这些都是典型的以保健品替代药品的案例。”冯艳蓉主任表示,生活中,人们对中风的防治还存在着许多误区。
活动现场,针对常见的中风误区,冯艳蓉主任一一排了“雷”。“很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而试图通过保健品来代替正常的预防手段;还有些人将预防寄托在某种神奇的药物上,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走入了盲区。”
除此之外,针对在老年群体中流传的“一年输两次液就能预防中风”,冯艳蓉也指出其错误之处。输液的治疗作用非常短暂,不可能一劳永逸或者持续半年之久,将预防当作突击行为,不注意长期的综合措施,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预防中风三两招
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遗传家族史……这些都属于脑血管病(中风)的诱发因素。
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中风呢?冯艳蓉主任表示,危险因素干预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三高”、肥胖、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属于中风的诱发因素,针对此类因素应定期体检,对异常指标及时调整。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合理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多吃新鲜水果和含纤维多的蔬菜,同时戒烟少酒、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冯艳蓉主任还向在座的老年学员们分享了园艺疗法,一种国内起步不久的辅助性治疗方法。“借由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和庭院,可以调整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并保证一定运动量,有效地疗愈我们的身心。”
本文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