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这个群体拍了一部电影,有温度,也有深度
日期: 2017-12-28 点击次数:1730
丨前言:
大约半个月前,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日本新上映的电影《照护者——有你,真好》。
预告片
看完预告片之后,感觉电影会很有意思,就联系身在东京的婷婷。“去看一下吧,感觉很不错呢!”。婷婷说她早就听说了这部电影,也一直想去看。
“国内现在还没有这样关注年轻照护者的电影,我找到了电影的排片表,你看能不能写一篇观后感,把这部电影推荐给国内观众。”
“好的,也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认知症长者。”
今天这篇略长的内容,就是婷婷去看完电影之后的观后感。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感受,第二部分是细节解析,文章和电影本身一样,既有温度,也有深度。
《照护者——有你,真好》
“认知症就是生命的终点,我无法认同。”
——大森圭
男主角叫大森圭,21岁,介护福祉士。
他高中毕业之后很迷惘,误打误撞进了介护专业学校。毕业后在郊外的一家「认知症长者小规模团体家屋」(Group Home)工作。无法自如地与机构里的认知症长者沟通交流,使他每天都苦恼困惑,也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森圭偶遇了迷路的星川敬子奶奶,发现了奶奶患有认知症,就把情况告诉了敬子奶奶的儿子一家。
随后敬子奶奶住进了圭所在的机构。作为敬子奶奶的主要负责人,圭开始尝试借助前辈们的帮助,慢慢地加深与敬子奶奶的关系。圭也从迷惘的状态,慢慢转变成非常认真、真心地接触长者。
在日本,介护行业被算作是3K行业之一。所谓的3K行业,意思是指“辛苦・脏・危险(きつい・きたない・きけん)”。除了3K,介护工作者的身体和精神还承受着很重的负担。
但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以真心换真心去工作,依然能给人带来震撼与感动,这也是从业者的骄傲。
这部电影作品取材于日本30余所介护福祉机构、专业学校、相关团体等。用娓娓道来的方式,阐释了介护这份工作的意义,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介护工作中的各种场景,以及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和对长者的尊重。
作为从业者,我和朋友们都感动得流下眼泪,不仅因为敬子奶奶和圭的感情,更在于它再次唤醒了我对这份工作意义的认识。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12年为止,每七位长者中就有一位认知症长者,到2025年,每五位长者中就有一位认知症长者。与此同时,2025年介护职员将有30万人的缺口。电影里敬子奶奶的孙女最后选择去读福祉学校,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中国的介护行业中来,一起守护长者们。
△ 敬子奶奶的孙女最后选择去读福祉学校
曾经,我作为新人的时候也有过和圭一样的困惑,这份工作哪里有乐趣,这份工作有没有必要坚持。当时,我们所长告诉我,困惑必然的。
因为——
我们是人,我们面对的也是人,人与人之间会有感情,也一定会有摩擦,但这也是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所在。反复地磨练自己积累经验,在介护现场与长者实实在在地交心相处的人,一定会成为合格的专业的介护人!
就像所长说的一样,即使我们只能做到陪在长者身边也足够了,长者需要的或许就是这份陪伴。介护人没有什么特别,不希望被特殊化,我们只是在做一份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谁都会老,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长者一起去面对晚年,面对人生终点的到来。
我有幸在小型上映会现场见到光彦的扮演者山崎一先生本人,当天他带着父母一起来观影。1957年出生的山崎先生,双亲已经年过80了,他说以前也没觉得父母亲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拍了电影,实际去了解介护行业之后,从儿子的视角重新去看待父母,就会像电影里他的同事告诉他的那句话一样:“趁着父母还健在尽孝吧,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山崎先生的父母告诉我,看着敬子奶奶,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是有我们这些介护人的存在,使得他们对于即将面对的未来不会那么恐惧。与山崎先生的对话中,他一直在说“谢谢”和“加油”,一直鼓励我,我相信他是在鼓励所有在现场陪伴着爷爷奶奶的所有介护人。
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有机会早日在国内上映!希望观看的时候,可以从子女的角度、从父母的角度、从孙子的角度、从机构其他爷爷奶奶的角度、从介护职员的角度等多视角地去理解这部电影。
最后,作为介护人,我写一下从电影里看到的几个介护场景,都是还原了日本介护现场的真实做法,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场景一:关于自立支援」
丨机构公共活动厅内的生活场景
-
有认知症长者涂画的,介护职员会询问“您想涂什么颜色呀?”;
-
有午饭后进行口腔护理的长者自己刷牙的,介护职员会确认道“您刷得怎么样啦?我们来确认一下吧。刷得很好呢,最后的牙再加油刷一刷”;
-
有长者来到公共厅的时候,介护职员会守护着“扶好桌子慢慢坐下哦”;
-
有用餐之前与长者互动的,介护职员会带领长者做“PA TA KA LA”的口腔体操等等。
尊重长者的意愿、对长者自立支援,是大家熟知的日本介护理念。
在平时的生活场景中,一点点小事情慢慢地拼凑出了日式介护最根本的支撑点。我们不会要求长者按照我们的意愿——比如苹果是红色的、树叶是绿色的、大海是蓝色的等来涂色,而是按照长者自己的想法来执行,比如会把树叶涂成橙色、大海涂成绿色、苹果涂成蓝色等等。
尊重长者的意愿,认同他们的选择,对于认知症长者照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此外,我们不会因为长者付费了,就代替他完成刷牙这类活动,而是为了维持他们残存的能力,鼓励、陪伴他自己完成,以维持他们残存的自立能力。
「场景二:像家一样的环境」
敬子奶奶的儿子(星川光彦)一家三口在机构参观的时候,问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工作人员的回答也从客观角度解释了日本认知症长者团体家屋的一些特点。
光彦:机构比想象中的小啊?认知症长者的徘徊也是自由的吗?
所长:因为是小规模的机构。长者徘徊的时候都会有职员陪同,保证长者的安全。
光彦妻子:这里会有志愿者吗?
所长:会有,都是周围的居民。虽然只会在有空的时候来陪长者们说说话,但重要的是让长者见到周围的居民,这是地域密集型介护的一个理念,也就是让周围的居民们互相帮忙的意思。
光彦:怎么没有穿制度的员工呢?
相谈员:为了让长者觉得员工只是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所以介护职员全部穿私服(自己的普通衣服)工作。介护职员也是家属,也是周围的居民,没有特殊性。
光彦妻子:那么员工现在有多少人呢?
所长:现在是12人。我们有高效提供介护服务的排班制度,24小时365天,紧急短住或者其他任何情况的留宿都可以应对自如。
介护福祉士:您慢慢地坐下哦。接下来我们再往椅子靠背方向再移动一次,谢谢。脚下的踏板给您垫上哦。
相谈员:我们这里的介护福祉士会根据长者的身体状况、偏瘫位置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用心地去找到对长者身体产生最小负担的介护方法。
光彦妻子:在切菜的奶奶是认知症长者吗?不会有危险吗?
相谈员:不会有危险的。
光彦:我在家已经不敢让妈妈(敬子奶奶)拿菜刀了。
所长:长者在这里的活动,都会有介护职员在旁边陪着,所以请放心,没问题的。奶奶已经为家人每天做饭菜几十年了,所以切菜这个动作已经是身体记住的自然反应了。
“顺序记忆”这种记忆是指即使长者患了认知症也很难失去的一份记忆。而自己的人生经历叫做情节记忆,认人、辨物品的记忆叫做意义记忆,这两种记忆是长者患了认知症之后容易忘记的。所以长者并不是全部忘记了,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因为担心危险,而剥夺了长者一切能完成的事情的话,是最不可取的。仅仅做好管理、看着长者,这并不是介护。长者想做的事、还能做的事,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完成,介护职员完全地从旁守护,我认为这才是介护。
认知症长者非常害怕环境突然改变,团体家屋营造了家一样的氛围,所有员工着私服(并不是所有的日本机构都穿私服),再加上志愿者偶尔的来访,会让长者觉得只是去了类似社区活动中心的地方与大家一起活动,并没有什么异常。
团体家屋普遍采用的是开放式厨房,就是为了方便长者来一起做料理。即使忘记了世界也记得“你”,这个很难被忘掉的“你”要怎样去帮认知症长者维护好,日本认知症照护领域不仅从照护方式考虑到了,从最初机构的设计建设开始就充分研究好了。
所长说帮助长者去做他/她想做或者还能做的事情,去守护好长者是真正的介护,我也认同。介护行业不是一个个机械性的动作做好了就无人能敌了,这是一份需要人与人之间用心沟通的行业,所以日本的理念中,自立支援也好,尊重也好,都是为了去更好地守护好长者的生活。
在参观之后,光彦还是担心一家“大门不上锁、还允许徘徊长者自由活动的机构”是否能够保障敬子奶奶的安全等等。
但是,女儿星川美纱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家人的决定:“这里感觉很像一个温暖的家,认知症长者们看上去都是普通的爷爷奶奶,如果奶奶来这里了,说不定可以悠闲舒适哦!”
这其实也表达了日本人对于机构的着眼点,「介护服务不只是把长者送到机构有人服务就好,而是希望长者即使到了这里,也可以过得舒适自在,过出更像TA自己想过的晚年生活」。
「场景三:如何与认知症长者沟通」
还有一次,因为没有锁门,留宿在这里的敬子奶奶起夜后,就走出了机构。
圭在机构附近的路上找到奶奶,与奶奶交流后发现,奶奶的记忆回到了儿子四岁的时候,她以为儿子走丢了,就跑出来找。如果一直找下去奶奶可能着凉或者有危险,所以这个时候圭想起了奶奶原来的职业,询问说希望敬子奶奶能教他一首歌,奶奶很高兴的同意之后一起回到了机构里。看着奶奶自信微笑地弹着电子琴,跟奶奶拉勾相约在夏日祭的时候一起表演。
众所周知,认知症长者会有很多中核症状和周边症状,就像电影里提到的一样,巧妙地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能达到让长者不安的情绪稳定、保护长者安全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比如与敬子奶奶提到年轻时候的职业方面,「在与认知症长者的交流过程中,尽量不要总提过去的职业,过分地提出,容易让长者彻底把过去和现在搞混,进而更加混乱,这是认知症照护的一个细节」。
「场景四:认知症不是人生的终点」
光彦认为,把敬子奶奶送到大型机构可能更合适,虽然离家可能很远,但却是没办法而为之。尽管送到大型机构后,见到奶奶的机会可能很少甚至没有了,奶奶也会完全忘记光彦一家,但是一家人自从知道敬子奶奶患上认知症,就觉得奶奶的人生结束了,可以放弃了。
而圭的想法正代表了所有介护人的想法:我们并不认为那是结束。认知症长者跟普通人一样正常地活着,所以并不是结束。患了认知症的长者也不想就这么结束人生。
取得了家人的同意后,圭完成了与敬子奶奶的约定,在夏日祭实现了奶奶和小朋友们合唱的愿望。刚开始的时候奶奶不知所措,但毕竟是身体记住的记忆,很快与大家开始了合唱,留下了让一家人都珍藏的笑容。
电影中,圭至少有五六次向奶奶做自我介绍,直到奶奶过世之后,圭以为奶奶从来没记得他的名字。但是光彦一家最后给了圭一张纸,上面是奶奶一笔一画写下他的名字。奶奶没有忘记,反而记得清清楚楚。
认知症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能因此放弃。患上认知症的长者非常需要外界的帮助,非常渴望外界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的生活下去。我们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照护长者,也要理解认知症的相关知识之后,找到最适合每一位长者的照护方法去陪伴他们。
大多数人都觉得长者会忘记,所以有时候可能我们没有非常在意答应长者的事情。但是可能我们不经意的话会被长者记住,之后如果我们没有遵守约定,那对于认知症长者而言也是一种伤害,就等同于我们没有平等的对待他们一样。
我之前在机构的时候,长者看到我下班回家会不安,我们拉钩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会准时出现在她面前。第二天,不论长者记得与否,我都一定要做到。答应了短期入住的长者他下次来我还会在机构等他,当长者再次入住的时候,不论长者记不记得我,我都会主动去打招呼等等。遵守约定,不仅是对亲人朋友等,对认知症长者也是一样的。
「场景五:临终关怀」
敬子奶奶是胰腺癌晚期,为了让奶奶到人生的最后都开开心心,家人选择了放弃手术,转而在机构做临终关怀。
圭是敬子奶奶的第一负责人,因此也要成为临终护理的负责人。最初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他认为:“什么都不做,就看着敬子奶奶过世,那介护这份工作到底是什么?”
所长告诉他, “临终护理是直到人生的最后一秒都一直支援着长者,是到人生的最后也一起面对,是一份与生命面对面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是你的工作。”
直到敬子奶奶生命的最后,机构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确分工,让敬子奶奶一直过着与其他长者一样的生活。即使敬子奶奶最后卧床昏迷不醒,圭也坚持每天给奶奶提供服务、陪奶奶聊天、用棉纱布喂奶奶最爱的橙汁等。
敬子奶奶过世之后,圭因为第一次有这种经历,所以打击不小,觉得不论怎么努力,敬子奶奶最后还是过世了,觉得自己没有帮助到她,所以想就此辞职。前辈说,“没有帮助到”是什么意思?人都会过世,怎么能说没有帮助到呢?你已经陪伴奶奶一起到最后,能做的都做到了,没有遗憾的事情了。之后,光彦一家来到机构告诉圭,还有更多的长者等着你像对待敬子奶奶一样对待他/她们,请一直坚持下去。
第一次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也很怀疑自己做这份工作的意义。觉得自己的服务会让他们晚年生活幸福我会很开心,但是当自己照顾的长者离世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质疑自己。甚至我也有过跟圭一样的感觉,认为是我的错、我的照顾不周使得长者有了这个结果,一段时间走不出那个阴影,也是在长者家属和前辈的鼓励下走过来的。
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像是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一样,有着先入为主的误解,但是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之后,会对介护行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更专业的理解。